2025/09/28 09/05/27 各位同学恭喜啦!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已经顺利拿到上海落户的批复,或者离成功只差最后一步。上海落户E78经常被问到“批复下来之后该怎么做”,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从拿到批复到领取新身份证的全过程,希望能帮到你!
第一步:收到批复文件,确认关键信息
批复通过后,上海学生事务中心会在10个工作日内把《关于同意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办理本市户籍的通知》用EMS寄到你们公司的办公地址。这份文件就是咱们常说的“落户批复”,一共有四联,其中第一联(白联)是后续办理户口的关键。 -
-
- 了解整个落户手续需要在6个月内完成,否则资格会失效
有同学问如果公司在外地有分公司,会不会影响递交?这个不用担心,只要劳动合同和社保缴纳都在上海分公司就行。 第二步:办理《高校毕业生申报户口证明信》
拿到批复后,接下来就要办理《高校毕业生申报户口证明信》了。这个环节通常由公司HR操作,有两种办理方式。 线下办理:HR携带介绍信(盖公章)、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、《落户信息确认表》(盖公章)和纸质版同意落户通知,前往学生事务中心现场递交,一般当场就能拿到证明信。 线上办理:HR使用法人一证通登录系统,填写并上传《落户信息确认表》,提交后等待3-5个工作日审核通过,就可以下载电子版证明信。 重要提示:《高校毕业生申报户口证明信》的有效期是90天,一定要在有效期内办理后续落户手续,不然就麻烦啦。 第三步:实有人口登记 - 可以提前办理的环节
实有人口登记是个独立环节,上海落户E78建议大家提前办理,这样可以节省后续时间。如果你落户在上海的自有房产(即房产证上有你的名字),那么这一步可以省略。 线上登记:打开“随申办”APP,首页搜索“实有人口信息自主申报”,按照提示填写信息即可,审核过程大概需要半小时左右。 上海落户E78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线上办理的同学通常不会被通知上门核实居住情况,而线下办理的却往往被要求上门核实。所以建议大家优先选择线上办理,省时省力。 第四步:查询准迁信息并办理《准予迁入证明》
拿到户口证明信后,需要等待几个工作日让信息同步到公安系统,然后就可以查询准迁信息了。 查询通道是“上海公安人口管理”→便民服务→落户审批查询→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。不过系统信息更新可能不及时,有同学反映线上查询不到但在派出所窗口却能查到,所以如果线上没结果不妨直接去派出所问问。 查询到准迁信息后,本人携带身份证到落户地派出所领取《准予迁入证明》。这一步必须本人办理,不能代办。如果是落户到自有房产,通常需要房产证上所有人到场。 重要提示:江苏、浙江、安徽户籍的同学,如果在提交落户申请时签署过跨省户口网上迁移告知单,可以直接迁入上海,无需回原籍办理手续。 第五步:办理《户口迁移证》
对于非长三角地区和非上海高校集体户的同学,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。你需要持《准予迁入证明》回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,办理《户口迁移证》。 这个环节可以委托家人代办,只需将准迁证、户口本、身份证和委托书等材料寄回老家即可。记得《准予迁入证明》和《户口迁移证》都有有效期(通常是30-40天),一定要在有效期内办理相关手续。 第六步:办理上海户口本和身份证 - 最后冲刺!
这是整个流程的最后一步,也是最令人激动的环节!拿到《户口迁移证》后,就可以到落户地派出所办理上海户口本和身份证了。 -
-
- 《关于同意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办理本市户籍的通知》(白联)
-
-
户口本通常当场就能办好,身份证则需要15天左右才能领取(可选择邮寄或自取)。拍照时记得打扮得精神点,这张身份证要用很多年呢! 后续重要事项:很多人会忽略的关键步骤
拿到户口本和身份证并不意味着所有事情都办完了,还有几个关键步骤需要完成: 办理《就业创业证》(劳动手册):领取身份证后,需要去户口所在地的街道社区服务受理中心办理《就业创业证》。携带材料包括上海户口本(户口卡)、上海身份证、最高学历原件和2寸照片。这个证件非常重要,会影响你下一家公司的入职手续,所以务必及时办理。 社保属性变更和招工类型变更:落户后,单位需要通过系统办理外来人员退工手续,然后办理本市户籍招工手续,并到社保中心办理个人基本信息变更。 档案转移:整个落户过程中,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档案情况。落户成功后,需要将档案转移到户籍所在区的就业促进中心。 上海落户E78发现很多同学只关注到拿到户口本和身份证就以为万事大吉了,结果后续遇到不少麻烦。特别是《就业创业证》,看似不起眼却直接影响下一次就业,大家一定要重视! 根据往年数据,2023年有超过62万名应届生通过此渠道落户上海,占全年落户总量的28%。整个批复后流程走下来,顺利的话大约需要1-2个月时间,建议大家合理安排时间,避免在最后阶段出现不必要的紧张。 拿到上海户口只是在这座城市扎根的第一步,未来的路还很长。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上海实现自己的梦想!如果大家在落户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,也欢迎继续交流。